秋游翠华山
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天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
知翠华山的美是在一年前,那时就有一种要与其相见相识的渴望。今年十一,恰逢老天作美,雨过天晴,阳光的味道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恢复了往日的活力,平日生活的紧张烦闷也瞬间消散在这阳光中。犹如和阔别多年的挚友叙旧,和相思两地的恋人约会,怀着这种迫切的心情,我们一行五人登上了去翠华山的车。 车至太乙,便可望见翠华山淡蓝峰峦了,迷蒙中犹如画屏。从太乙到翠华,峻峰重峦叠嶂,竹林飒飒细语,谷底流水击石,危崖峭壁,曲径石栈,银练飞泻,高松鸟语。远离闹市,置身仙境,让人耳目一新,心旷神怡。 走完十八盘,走过浮桥,便来到翠华峰间,只见一湖秋水,浩浩汤汤,湖畔立一巨石,上书”天池”二字。据地质科研部门推测,发生在周幽王二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,使翠华山顷刻崩裂倒塌,乱石堆成太乙峪,耸起一座二百米高的天然大坝,形成了今天的”天池奇观”,面积达0.2平方公里,平均深度7米,据说盛产鲤鱼呢。游客在此垂钓,常颇有收获,到晚上用劳动成果搞个篝火野餐也别有情调。天池东面的玉案峰宛如屏风,倒映水中,煞是好看;南面终南山主峰已可清晰看见冰雪雾气;池边法国梧桐树上金叶片片,偶有风起,落叶随风飘舞,跌落湖中,便化为一叶扁舟,飘摇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。湖水辽阔秀美,两侧天崩奇观气势磅礴,神山圣水,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图。翠华山天池此时就像一个青春自然的少女,丰润羞涩的脸庞醉倒了游客。于是人们顾不得挽起裤腿儿,便三三两两地组合登上了船。我和同舍老大、同学小玉也登上船,慢慢划着,让船在湖面悠然漂浮。我用手掬一把水洗脸,清凉滋润,惬意无比,心醉了,灵魂也跟着溶入这圣洁的水中。 人们愉快地划着,忘记了忧愁,忘记了烦恼,偶尔两只船撞到一起,激起朵朵浪花,也激起阵阵欢声笑语。几个小伙子划船紧张卖力,动作夸张,大有赛龙舟的架势;几个姑娘小心的划着,忽一个浪过来,船晃一晃就会引起一阵慌乱几声惊叫;一对老夫妻,紧挨着坐在船里一起慢慢划,十分默契,双眼微眯,脸上荡漾着幸福。他们,也许正沉醉在初恋时两人划船的美好回忆中吧?在一个僻静的湖弯处,一位小伙子正对着自己的情人轻吹短笛,悠扬的笛声直吹进姑娘的心里。她轻轻地划着,深情地看着恋人,是沉浸在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中吗?歌声、笛声、笑声、叫声,装满了游船,飘荡在空中,溶入了天池,感染得湖水也欢腾起来。 池畔有翠华宫,为纪念翠华姑娘纯贞的爱情而建。传说泾阳姑娘翠华天生丽质,勤劳聪慧,因其兄嫂贪财,欲割断她与同村书生潘三郎的爱情,把她许给咸阳富豪王家作妾。翠华与情郎相约逃婚太乙山,后终不见情郎赴约,又遭其兄逼迫,无奈跳崖身亡,化仙而去。今天翠华宫旁的树枝上,常挂满了善男信女红红的信物,更为这里增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。 游罢翠华宫,便来到世间一绝的山崩石林,但见裂石纵横,危崖断壁,构成了石海、石林、石峡、石谷、幽洞、天缝等万般奇景。过了鬼门关、奈何桥就是幽古神奇的天洞、风洞、冰洞。来此犹如入地府阎殿,窄峡陡壁阴风飕飕,冰洞渗流凝结成冰,使人肤寒心颤,不敢久留。从险谷幽洞中出来,长吁舒缓,方觉天高地阔,重返人间。 快到傍晚时,双腿已犹如灌铅,不过它们还是向我那颗崇拜自然的心妥协了,与朋友互相打气后,我们咬牙登上了西峰接圣台,传说是汉武帝拜见太乙神的地方。抬眼望,天高云淡,蓝天无际,白云苍狗,让人顿生感悟,天地之大,人若蜉蝣,世事风云变幻,岁月逝而不返。凭栏俯视,一切尽收眼底;天池仿佛一块宝镜镶嵌在群山众峰之中,在夕阳照耀下,金光粼粼;太乙峪里,成百上千棵柿树争相夺艳,红红的柿子宛如盏盏红灯,点点繁星,又像镶在天池宝镜边上的玛瑙,令人叫绝;山峦峻峰,层林尽染,红黄相合,紫绿交融,白橙间杂,与巨石、山崩、飞瀑组成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巨幅山水画。 此时的太阳已如醉酒一般,深情地看着翠华山,不愿西坠。难道,他也和我们有同样的心情?哎,挥手吧,作别吧,正如太阳明天还会升起,我们明天还能来,翠华山会随时欢迎我们这些属于大自然的年轻人。 作别吧,天池、冰风洞、接圣台;作别吧,翠华宫的爱情;作别吧,翠华山的柿子。挥挥手,我走了,留下了我的脚印和欢歌笑语;挥挥手,我走了,带走了身心的愉悦和挑战明天的勇气。还有,几颗红柿子。
|